南澳I号领队崔勇谈中国水下考古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2年09月10日 08:39 东方早报

从左至右:青花折枝花卉纹套装盖盒 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青花五彩四开光花卉游鸭纹碗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  从左至右:青花折枝花卉纹套装盖盒 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青花五彩四开光花卉游鸭纹碗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从左至右:青花折枝花卉纹套装盖盒 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青花五彩四开光花卉游鸭纹碗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  从左至右:青花折枝花卉纹套装盖盒 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 青花五彩四开光花卉游鸭纹碗(“南澳I号”出水瓷)

  陈若茜

  【对话】

  “南澳I号”水下遗址将会如何进行后续保护?中国到底有多少水下文物家底?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处于什么水平,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?“南澳I号”水下考古领队崔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“现在做水下考古,潜水不是难题,深度也不是难题,对考古工作影响最大的是能见度。中国的水下考古叫做‘浊水’考古,下了水基本什么也看不见,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,也是中国特有的情况。”

  “南澳I号”水下遗址将会如何进行后续保护?中国有多少水下文物家底?中国的水下考古工作处于什么水平?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、“南澳I号”水下考古领队崔勇前不久在上海博物馆接受了《东方早报·艺术评论》记者的专访。

  今年6月份,“南澳I号”第三轮大规模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。这一轮“南澳I号”打捞工作预计持续3个月,计划将所有的海底古瓷器全部打捞出水。本次打捞工作将采取水下焊接的方式,将“南澳I号”古船体固定在水下。

  “南澳I号”发现于2007年5月下旬,沉船位于汕头市南澳岛乌屿与半潮礁(俗称“三点金”)之间海域,由南澳县云澳镇渔民在打捞时偶然发现。这艘船宽约8米,长约27.8米,船上及四周的瓷器估计逾万件,均系景德镇窑系和福建漳州窑。从发现至今,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、广东省博物馆等已对其进行了3次联合发掘,发现水下文物2万多件。

  “所有的发掘都是破坏”

  艺术评论:从2007年发现沉船到真正开始进驻水下考古工作,有很长的间隔期,“南澳I号”如何保证在非工作期文物不被盗捞?

  崔勇:水下考古最难的就是海上监控,“南澳I号”沉船有当地边防武警在保护,他们当初查获渔民盗捞,顺便就把沉船的警戒工作也做了。从2007年发现至今,保护工作一直做得很不错,沉船连续几年基本没被破坏,这是非常幸运的,他们为这艘船专门设立了一个雷达点,监控这片海域。监控还是比较成功的。

  艺术评论:从勘探发现到现在有遭到不法分子的盗捞么?

  崔勇:不敢说绝对没有,但相对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和破坏。当时边防武警问我们下水一趟大概需要多久时间,我说大概半小时,他们就把警报时间设定在10分钟,如果有船只在附近海域停留超过10分钟,雷达就会报警。警报响了之后,他们就会出边防快艇,跟盗捞者玩猫捉老鼠的游戏,但不能保证每次都成功,因为边防艇抗浪效果比渔船要差。

  现在福建那边的很多盗捞分子都改变了盗捞方法,他们开着船从那里经过,把人扔下,等捞得差不多,装了一网兜,船再回来,把绳头拉起来。如果出现这种动态的情况,雷达监控就失效了。

  艺术评论:国家文物局对考古发掘的审批把控得很严,“南澳I号”是为了防止盗捞才去做抢救性发掘吗?

  崔勇:按照国家文物局“保护为主,抢救第一,合理利用,加强管理”的十六字方针,保护是第一位的。如果是抢救性发掘的话,就要带上课题意识,把抢救和学术结合起来。国家文物局对主动的课题发掘控制得很严,不会随便让你主动发掘,但抢救性发掘会稍微放松一点,只要符合发掘条件,比如遗址面临破坏,基建经费到位,一般都会批准。

  艺术评论:那你们是带着怎样的课题来做此次发掘?

  崔勇:比如船舶制造、瓷器的交流、航海技术等,相当多的课题能够在这里产生。

  艺术评论:这些课题都由你们考古工作者来完成么?

  崔勇:我们先把资料收集,把报告如数公布,大家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对课题进行选择性研究。现在大家都是以很开放的心态去做考古,作为考古的人,我们首先要公布材料,不要怕别人去研究,别人对这批材料吃得越透、研究得越深,对这批材料来说它的价值也越高。

  艺术评论:水下考古是不是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一种破坏?

  崔勇:所有的发掘工作都是一种破坏,特别是遗址发掘,你挖好所有遗址里的东西,把地层分解出来,这个地层回填过去就是一堆松土了,这个遗址就不存在了,考古只是把遗址里我们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。

  “南澳I号”会被固定在海底

  艺术评论:陆地考古遗址的保护经常会采取兴建遗址公园的方式,水下考古的后续保护工作会怎么做?

  崔勇:有几种模式,一种是重庆“白鹤梁”模式,兴建水下博物馆,用玻璃罩罩住船体,江底隧道一直通过去,在水下进行原址保护,白鹤梁博物馆就在重庆万州。一种是“南海I号”模式,拿一个大的钢沉箱,把整个古船套在里面,整体吊出水,再建一个博物馆,将船体放在大水池里泡起来,在博物馆里面进行发掘。以前发掘殷墟甲骨的李济先生就是这么做的,把7吨多重的一大块土切出来,花一个礼拜从安阳运到南京,剩下的就是在室内做的发掘。第三种模式就是原地发掘。还有一种模式就是根本不发掘,只要不面临着遭受破坏的话,就保留在水底不去动它。

  艺术评论:“南澳I号”的船体怎么处理?

  崔勇:现在采取的方式是将船体固定在水底。我们做了一个很大的探方架,在这个范围内对遗址进行发掘,相当于给发掘做一个定位。这几年我们最头疼的就是水下考古人员的安全问题,将这个架子放下去后,潜水人员在水底就有了一个参照物,可以规避很多潜水事故。等考古工作完成后,我们会在架子上加一些防盗的装备把它盖起来,防止盗捞的人将船体轻易拖走。

  艺术评论:那船体以后还会打捞上来吗?

  崔勇:有打算要捞上来。捞船要有非常合适的机会和方案,船在下面泡了400多年,上水之后要做处理,首先要在水里浸泡,脱水脱盐,把它们置换出来,才能保证船板的外形不变,不然本身船的纤维就已经腐了,上来就会变成灰,就会把船体破坏掉。

  现在我们捞船不是技术不行、经济不行,而是没有保护船的场所。这艘船的木头加起来体量是非常大的,把船捞出来之后,木头放哪儿?像“华光礁”的船捞出来之后,一直泡在海南省博物馆,海南省博物馆建了一个很大的水池用来泡船板,等待处理,处理没跟上就只能泡在那里。

  “海捞瓷”釉面会剥落

  艺术评论:“海捞瓷”被打捞上来后,据说釉面会有剥落,对“海捞瓷”造成很大的破坏?

  崔勇:“海捞瓷”的釉面是否会剥落要看瓷器本身,就我的经验来说烧结好的不会有太大问题,烧得参差不齐的,或表面上有龟裂,胎釉结合也不紧的,在水分蒸发的过程中,盐以结晶体的形式出现,就会出现一定空间,结晶之间有空洞,产生类似渗透压,会把釉面顶破。所以瓷器出水都要进行脱水、脱氧处理。

  艺术评论:那些出水的“海捞瓷”都保存在哪里?

  崔勇:现在捞上来的器物保存在广东省博物馆的库房里。广东省博物馆在建新馆的时候预留了场所放摩托车、自行车,一直空着,前年我们就计划将那个预留场所改造为文物处理的水池,但博物馆前年才开馆,要通过验收,重新申报,改变它的使用格局。这一系列流程今年刚走完。

  艺术评论:这个水池做出来后是为了以后方便泡船么?

  崔勇:这个水池仅够我们泡文物,还不够我们泡这艘船的木板。几年后处理完水池就可以空出来,再有新船发掘可以空出来做别的文物的处理。当初建博物馆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会有这么大的沉船、这么多的文物要处理。

  艺术评论:这些文物将来会做何安置?

  崔勇:广东省博物馆、汕头市博物馆还有广东省考古所等都会留一部分。另外就是馆际交流,比如某博物馆有大量的铜镜,我们就可以用瓷器跟他们交换。因为一个馆里都是同种类型的器物也没太大意义。

  “浊水”考古成软肋

  艺术评论:我国水下文化遗产的总体分布情况如何?

  崔勇:我们对水下遗址都摸过家底,宋元时期的沉船是比较多的,明清时期的沉船稍微少一点。近现代的沉船都比较明确,像军舰有“致远号”、“伊丽莎白号”等,有记载的船都在慢慢得到证实,像甲午海战的一些战舰都有找到,长江口金口的“中山舰”。再早些的(船)就是靠一些线索汇聚慢慢形成一个分布网络,像“南澳I号”,“华光礁”、“碗礁”、“大连岛”、“小白礁”等。

  水底的沉船有的是有记载的,有的是渔民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。来自当地渔民的信息占主要部分,因为他们在水下的时间很长,网铺得很开。还有就是像“南海I号”这种情况,找别的船时偶然发现这条明代沉船。

  艺术评论:水下考古和田野考古的区别在哪里,相比之下水下考古的难点在哪里?

  崔勇:现在做水下考古,潜水不是难题,深度也不是难题,对考古工作影响最大的是能见度。“清水”考古和“浊水”考古的区别非常大,在清水中画图、照相、记录都能做。

  中国的水下考古叫做“浊水”考古,下了水基本什么也看不见,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,也是中国特有的情况。地中海很多沉船都很容易被发现,因为它的能见度能达到一二十米,有时能达到30米。这主要是因为水质的关系,地中海没什么大的江河汇入,中国的海域有黄河、长江、珠江水汇入,含沙量很大。

  “南澳I号”、“南海I号”、西沙的“华光礁I号”正好形成3个等级的保存状况。“南海I号”没有能见度,“南澳I号”能见度稍好,但不如“华光礁I号”。

  “南海I号”是整体打捞的,船体保存得非常好,因为它在珠江口西岸,在珠江的八大入海口,虽然比长江、黄河的含沙量小,但是很浑浊,所以它海底的淤泥层很厚,沉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被淤泥埋住,整条沉船包括木头都保存得很好。我们下去虽然什么都看不见,但它符合整体打捞标准。

  “南澳I号”淤泥不厚,有沙层,只覆盖了一半,所以它下半截保存得很好,但夹板层以上都毁坏了。

  “华光礁I号”是工作最好开展的一条船,因为能见度好的时候有15-20米,但它是保存最差的一条船,因为它的底部是沙,入水时间一长,沉船的船底受不了压力,整个船体就摊平了。地中海大部分的沉船与此类似,底部比较平,工作好做,但沉船保护得不好。浊水船保存得最好,但是完全没办法做工作,这是水下考古最纠结的地方。所以“南海I号”要整体打捞,放在水池里边,换清水,但是它的成本是很高的,很难复制。

  艺术评论:中国的水下考古现在有走出中国海域,去国际海域打捞中国的东西么?

  崔勇:我们有走出国门的先例。我们的水下考古人员很缺,就我们自己来说还没有这个线索和精力走出中国领海。中国的沉船有一个特点,就是所有的船都是没有档案的,别国的船档案都是非常清楚的,包括货单、制造年份、船的沉没地点,只要有人活下来就可以说出一个大致的位置,探宝者会根据货单,船长、大副的回忆等档案去找这条船。中国的档案馆里缺乏这方面的资料,所以我们走出去,除非是人家发现这条船希望我们去。不然就像大海捞针,钱花出去,但是沉船找不到。

  中国在1989年颁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考古保护条例》,条例规定,沉没在中国海域内的中国沉船和国籍不明的外国沉船,属中国政府所有;沉没在中国海域外、公海的中国沉船属中国所有;沉没在外国海域的中国沉船,中国拥有辨认权。这就是说中国没有权力到别人海域把船捞起来,但可以去认领。但是欧洲和美国的立法规定,他们可以去找沉船,拥有180天的认领期限,认领期限内,发现者拥有20%的占有权,半年的认领期一过,这个船就归发现者所有,但是外国很多沉船它是有主的。

  (实习生傅玉婷对此文亦有贡献)

分享到:
新浪简介 | About Sina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我们 | 招聘信息 | 网站律师 | SINA English | 会员注册 | 产品答疑